
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魯西新區(qū) > 正文
作者: 仝志華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10-15 10:14
“面團到我手里,就得讓它‘活’起來?!苯?,在魯西新區(qū)馬嶺崗鎮(zhèn)穆李村,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“曹州面人”代表性傳承人陳素景的家中,只見她指尖翻飛,一團普通的面塊很快在她手中化作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。從1986年嫁入面塑世家,打破“傳男不傳女”的陳規(guī)學習手藝,到如今成為桃李滿天下的非遺守護者,這位1963年出生的手藝人,已與面塑相伴40載,用匠心書寫著傳統(tǒng)技藝的傳承與創(chuàng)新故事。
半路“出家” 打破陳規(guī)承技藝
穆李村是曹州李派面塑的發(fā)源地,這門技藝在國內(nèi)外享有“文武二李”的美譽。陳素景與面塑的緣分始于1986年。那一年,她嫁入李派面塑世家,成為民間工藝美術(shù)家李芳清的兒媳。
嫁入李家后,陳素景上敬公婆、下和姐妹,以勤懇與真誠贏得了全家認可。李芳清看中她的聰慧與踏實,毅然打破陳規(guī),決定親自傳授技藝。她悟性頗高,很快掌握了面塑的核心技法,從捏制簡單的花朵到塑造復雜的人物,技藝日漸嫻熟。
憑借對這門技藝的執(zhí)著,陳素景的面塑之路不斷進階:2009年,她成為山東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“曹州面人”代表性傳承人;2018年,更獲評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代表性傳承人,讓李派面塑的榮光在她手中延續(xù)。
指尖生花 方寸面團藏乾坤
“以前做面團,得提前一天準備,用白面混合糯米粉,加甘油、蜂蜜,溫水和面,餳半小時再蒸半小時,出鍋后還要揉入顏料、加防腐劑。現(xiàn)在技術(shù)進步了,有現(xiàn)成的面團可用,省了不少事?!标愃鼐澳闷鹨粔K膚色面團,向記者介紹制作面塑的工具:竹簽作骨架,梳子壓出衣紋條紋,剪刀剪出精巧發(fā)飾,塑刀則負責切、按、挑、扎。一套工具雖簡單,卻能讓人物“活”起來。
捏制人物有講究,“站著七個頭高、坐著五個頭高、蹲著三個頭高,比例不能錯?!标愃鼐斑呎f邊演示。只見她先在竹簽上端捏出頭型,用塑刀壓出眼窩,再用尖端挑出鼻子定出面部中央,隨后嵌入黑白眼珠,最后勾勒出嘴巴。不過幾分鐘,人物面部便棱角分明、神態(tài)靈動。再經(jīng)過搓、團、捻、搟、剪等多道工序,一個手持金箍棒、威風凜凜的孫悟空形象便完整呈現(xiàn)。
“初學者得先練基本功,從做花朵開始。”陳素景隨手取過彩色面團,先捏出小巧的花心,再用手輕輕往外捻出花瓣,“花瓣要由小到大,最后用撥子調(diào)整形狀?!逼涕g,幾片花瓣組合成花,加上綠葉與花莖,一朵栩栩如生的康乃馨便完成了?!安襟E看著簡單,細節(jié)里全是功夫,得沉下心來練?!标愃鼐罢f。
多年來,陳素景的作品屢屢獲獎:《白蛇傳》《鐘馗嫁妹》《三打白骨精》等傳統(tǒng)題材作品,《紅色娘子軍》《新疆豐收舞》《農(nóng)村三姐妹》等現(xiàn)實題材作品,以及一組組《紅樓夢》人物,先后斬獲國家、省、市、區(qū)級金銀銅獎。部分作品還被菏澤市檔案館、方志館、國花館及山東藝術(shù)學院等單位收藏,成為曹州面塑的“活名片”。
堅守傳承 讓非遺走向更遠
如今,陳素景的兒子兒媳想接她去西安安享生活,卻被她婉拒?!袄弦惠叞咽炙噦飨聛砹?,我一走,根就斷了,手藝不能在我這兒斷了。”陳素景說。
對于想學習面塑的愛好者,陳素景總會悉心指導。如今,她的學生已不計其數(shù),“只要有人來學,我就毫無保留地教,不能讓老手藝斷了代?!标愃鼐罢f。如今,她的學生遍布全國各地,有退休老人,也有剛畢業(yè)的青年,還有正在上學的學生。更有學生將曹州面塑帶出國門,讓這門中國傳統(tǒng)技藝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。
“與面團為伴,看著它們在指尖‘生花’,我這輩子值了。”40載堅守,陳素景用匠心守護著曹州面塑的傳承,也努力讓這門技藝“活”在當下。她堅信,在更多人的關注與參與下,曹州面塑這門古老技藝,定能在新時代煥發(fā)出更強大的生機與活力。
記者 仝志華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
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72902372011號